家园同享迎端午,趣味民俗润童心

文章来源:木兰花官网  |  2020-06-26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民间习俗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3.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虽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很有医学依据,这些活动也反映了老祖宗的聪明才智。

  5.栓五色丝线,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端午节除了做香囊外,还会编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据说戴有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点雄黄酒,说到雄黄酒,很多人会想到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是的,雄黄酒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可以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

端午最美诗词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安康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趣味活动

  小班

  1、品尝粽子,知道粽子的口味。

  2、包粽子,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传统食品的神奇。

  注意事项:

  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

  粽子不宜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

  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

  包粽子时添加粗粮,让肠胃更易消化,还可以增加纤维质、维生素及矿物质。

  中班

  创意美术“赛龙舟”。


  大班

  手工制作“立体粽子香囊”。


端午亲子游戏


  “划龙舟”——小班

  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

  “旱地龙舟”——中班

  锻炼身体协调,培养运动兴趣,提高亲子默契。

  “赛龙舟”——大班

  和父母进行全家总动员亲子比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端午绘本推荐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端午节》            

本书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节日习俗,让孩子在阅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长存记忆之中。

  《端午节的故事》

  书中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插画呈现了“端午节”的故事。精美的图画,简明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智慧,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另外是中英双语版,适合大人陪孩子一起看。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本书是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中的一本。取材于中华传统民俗故事,配合精美的绘本图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插画、文字以及设计上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加入了易于孩子理解的创新元素。大幅图片,色彩鲜艳,造型温馨可爱,让孩子领略与初探艺术之美。

  《不是方的不是圆的》

  孩子们都爱吃和玩,这本书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书中的馋、香、好奇等通过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带领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端午节的习俗和乐趣,这样也更乐于接受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特色和韵味。

  《小艾的端午节》

  这本书用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述说了端午节的习俗,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书中温暖的色彩,细腻的笔触,用水墨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

  《风风火火赛龙舟》

  这套书选取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视角,旨在通过孩子的手工操作,令孩子在愉快的画、剪、贴及轻松的阅读当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的魅力。不同于一般的裁剪粘贴手工书,这本书以现代的手段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制作完成后还是一本完整的学习书,孩子们一边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一边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极性会更高。

  《粽子里的故事》

  一个有趣的故事给粽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童话色彩,令人羡慕又向往。端午节这天,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一边讲一讲粽子里的故事吧!

  《端午的鸭蛋》

  本书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适合小朋友也适合成年人阅读。

  《神鱼驮屈原》

  这本书讲述了巨蟒和神鱼绝战,其它江里的鱼虾蚌等给神鱼助战,由此引出端午节来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这一天,人们都会赛龙舟,投粽子纪念屈原。

  《端午节之屈原的故事》

  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故事简短,生动有趣,语言简单,插图精美。书中精心选择用词以表达故事情节,使孩子在有限的语言条件下,更多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汉语和中国文化。


  (文章来源:武昌区知音幼儿园_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